“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实现理想”
在2019级高职扩招学前教育专业新生报到大会上的讲话
榆林学院李子洲干部培训中心主任 康 宏
首先我代表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绥德师范学校创建于1923年,原名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4年夏,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西北革命的播火者、著名的人民革命教育家李子洲任校长。当年初冬,陕北第一个中共党团组织在此创建,学校成为西北革命活动中心。1934年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立绥德师范学校”,1941年2月学校被陕甘宁边区政府接办,更名为“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解放战争后期与绥德分区党校合办,1950年5月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2017年7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绥德师范学校并入榆林学院,成立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
建校近百年来,学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3位校长成为副国家级领导,60多位校友成为新中国党政军高级干部,8位校友担任过中共陕西省委书记,8位校友成为共和国开国将军,70多位校友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学校为西北地区党团组织的创建与发展,为西北红军的创建与发展,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
1941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多名学生代表题词“奋斗”“艰苦奋斗”“学而时习之”“团结第一”;校友刘澜涛1993年1月5日,为学校题词,“革命摇篮,育才基地”,校友马文瑞2000年6月1日,为学校题词“陕北革命的策源地”;校友齐心于2000年6月10日回母校探访时,为学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2000年7月15日,习仲勋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革命英才的摇篮”。还有彭珮云、许嘉璐、迟浩田、贺晋年等众多领导人和知名校友为学校题词。
值此,对你们沐浴国家的普惠政策成为绥师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学校的一员,成为刘澜涛、马文瑞、齐心、柳青、杜岚、刘森民、党风德等众多革命家、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的校友感到骄傲和自豪,祝贺你们!同时,也希望你们不要辜负这份荣誉和期待。
在坐的你们和已在校就读的学生存在着许多不同,需要你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需要流更多的汗水。
一是基础不同,在校学生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高中、中专毕业生,而你们从初中文凭到大学本科文凭都有,基础差异很大。二是年龄不同。在校学生大多在20岁以下,而你们从18岁夸度到40多岁。三是经历不同,在校学生是从学校到学校,而你们都已工作进入社会。四是学习方式不同。在校学生三年中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习,且以课堂学习为主,而你们除了以后要完成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做好教师工作、家务工作等,学习仅是众多工作任务中的一部分,学习也主要采取的自学的形式。
以上诸多不同,就会造成你们和在校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态度上、重心关注点上、行动上的差异,如何解决,需要你们认真考虑和对待,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当然啦,你们也有共同点,那就是目标一致,都想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努力,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和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毕业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要努力,要奋斗、要付出,决不能有混文凭的想法,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要到那时后悔和抱怨。
为此,在这我向你们提出两点要求:
第一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实现理想。希望你们能牢记毛主席为我校学生题写的“奋斗”“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自己,努力拼搏,奋发向上;题写的“团结第一”的团队协作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加强联系与交流,形成合力,共同进步;题写的“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常学常新,理论联系实际,形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和业务水平。要时刻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奋学习,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成为一名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优秀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为“西北革命策源地”“革命英才的摇篮”的红色学校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点:一定要处理好学习、工作、家庭的关系。你们都已参加工作,而且有一部分人已经结婚生子,因此在具体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和在校学生不一样,需要你们认真对待和处理,否则就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学习没学好,工作没搞好,家庭矛盾重重等,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心理,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因为我们知道:学习需要时间,工作需要时间,处理家务教育孩子孝敬老人需要时间,所以你们一定要重视这种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决不允许以学习为借口不好好工作,不做家务,当然了,也不能以工作忙,家务忙而不学习。
以上讲述的仅是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祝:
同学们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2019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