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动态

校区新闻

当前位置: 校区首页 > 校区动态 > 校区新闻 > 正文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朱善璐会长一行来绥德师范校区考察调研

来源:党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1-04-20    点击量:

  4月18日下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一行四人来绥德师范校区考察调研,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副校长康伟,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梅争利,榆林市党史办主任赵晓亮,绥德县县长姬跃飞、宣传部部长韩秀晋,子洲县政法委书记朱海涛,绥德师范校区党工委书记张雄,榆林学院党政办、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等一同参加。

  朱善璐一行来到绥德师范校区,依次参观了校园主雕塑、李子洲纪念广场、校史馆。在校史馆里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前,朱会长不时询问,详细了解,从雕山曙光、播火西北、抗日先锋、英才摇篮、力挽狂澜、烽火岁月、艺苑奇葩、杏坛沃圃、重启远航等九个主题展览中全面深入了解绥师师生积极投身革命,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历程。

  随后,在校区第三会议室召开了研讨会,榆林学院副校长康伟主持,绥师校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师生代表30多人参加。会上,朱善璐表示,这次来绥师考察调研首先是为了寻根,寻找李大钊一代共产主义先驱者播撒的革命火种在陕北高原是如何点燃并形成革命熊熊之火。其次是代表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榆林学院建立基地,确立合作关系,把这个地方作为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和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的研究和教育基地,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学习的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包括老师的社会调查基地等参与、开展一系列活动。再次是要通过调研把北京大学革命的火种和陕北绥师革命的火红连在一起,把红色关系恢复、复兴起来,北大和绥师红色基因一脉相承、精神谱系一脉相承,这不仅有历史意义,还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第四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党史学习教育讲话精神,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西北革命策源地”“革命英才的摇篮”符合实际。绥师是个伟大的学校,是李大钊代表党播撒马克思主义集中开花最明显、效果最直接的地方,是精神谱系的源头,是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一环。要认真梳理、深入挖掘、合作研究,让中国共产党最早点种播火的地方“绥师”的革命历史全面呈现,发挥更大的作用。

  之后,朱善璐与绥师校区师生进行了充分交流。他勉励绥师人研究绥师历史,践行初心使命,不仅要知道如何坚持我党革命历史中万变中的不变,还要知道在不同发展阶段如何用不变应对万变,学习绥师精神,讲好绥师故事,献礼建党百年。

  梅争利表示,这次学习调研,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绥师,并给大家一个很大启示。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李大钊思想、精神的研究,运用好自己的红色资源,组建省属高校的党史宣讲团,邀请榆林学院老师讲好“西北革命策源地”“革命英才的摇篮”的红色历史,传播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源头——绥师的红色基因,让这一缕曙光首先在全省高校中传播。

  张新柱就这次调研谈了三点感受。他表示首先是感谢。感谢朱会长,感谢北京大学,感谢省委教育工委,感谢榆林市委市政府,感谢各县区对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工作的支持。 二是感动。朱会长的严谨求实、谦虚勤勉、认真执着给大家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标杆。三是奋斗。朱会长此次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带来了平台,指明未来党史研究、绥师党史研究的方向。

  张新柱说,来榆林学院工作三个月,到绥师学习了三次,每次都触动很深,深感责任、使命重大。榆林学院有两个金矿富矿,一是榆林,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能源基地;二是绥德师范校区,这个“西北革命策源地”“革命英才的摇篮”。在新征程中,榆林学院如何把握机遇,以建党百年为契机,把红色基因发扬光大,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研究和学习绥师红色历史。要在研究绥师这一厚重历史上下功夫挖掘搜集原始资料。要抢救历史,不仅是文字资料,还有口述资料,要加快采访健在的老同志老革命的速度,留下他们讲述历史的影视资料。依托平台,在朱会长领导和李大钊研究会、北大马院的协助下,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求实求是精神,客观科学历史辩证实事求是的研究这段红色历史,能够把绥师历史、陕北革命史、西北革命史研究再上新台阶,为党史研究做出贡献。其次要用好红色资源,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承担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加强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把绥师红色历史,榆林学院校史深度融入,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第三要光大李大钊、李子洲先烈们的革命奋斗精神,建设具有深厚红色基因的高水平大学。不辜负榆林市委市政府的厚望,榆林人民的殷切期盼。张新柱指出,在北京大学和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携手支持下,榆林市委市政府和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下,榆林学院有信心、有决心将愿望变成现实,扎根榆林、践行初心,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为榆林、陕西、西北地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