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生活就是防疫中最大的心理辅导
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 王朝晖 718000
近期疫情防控进入攻坚战的关键时刻,随着战线的拉长,各类鸡汤各种观念都出来了,甚至有明显相悖的说法还是大行其道,点击关注者甚多,也许作者也更新了思路,观众也不是铁杆,只是随手认同,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正确的,长期隔离,人们的心理是需要干预的。尤其是在灾难面前,虽然中国人自古不乏这样的经验,心理只是近代新名词而已,我们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中华民族的应对也是很充足的。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手机不离手,天天刷微信抖音,每个人都是在线生活,在线生活就成了一种现代生活常态,基本生活保障,有电有网有手机,也就弥补了很大的沟通交流问题,所以新时代的生活赋予了新的防御机制的变化,我在这里想表达的是,防疫期间的在线活动,就是最大的防疫心理辅导干预。
一、在线生活与隔离群体的社会化大分工。
人类是群体动物,现代社会更是大分工协作,传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信息化的新时代依赖电力、通讯基础,尤其是4G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人几乎人人微信的时代,在线生活常态化,社会群体性因为在线而更加紧密,真正实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古时想象,如此密切的群体社会化大分工,使的我国的居家隔离成为最大可能,其他国家也许还没有我们这样的常态化,尤其开学季的来临,伴随的是喜欢走亲访友过特大节日春节的中国人居家隔离近月,憋不住是真的,实在讲这就是心理机制方面有了群体障碍,不能说有病了但是绝对有问题了,孩子们也一样。
在党和政府充分调动各类资源防疫,减税、奖励、法律防疫等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科学而及时出台的政策与法规,是我们最大的心理保障,我们的国体“人民当家做主”,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时候充分发挥着优越性,在大的灾难面前,有效保障生命安全才是根本,而在这个前提下,人们的需求很多,在线生活就是有力的补充,每当我们骄傲的说到我们的移动支付发达,可是从防疫的角度考虑我们单靠这一点避免了多少感染风险,科学的做好防护,措施到位也就保障了物流,及时的复工复产人民生活后顾无忧。
二、在线生活与隔离群体的心理感情纽带。
动物尚有情意,况乎人哉!现代社会发展虽然极度弘扬个体性,但是家庭亲情、组织同事、圈子团体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人类生活的群体性体现,隔离就意味着不不聚集少出门,但是通过在线,我们的交往交流因为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性而拉近,笔者是学校美术老师,我们一波一波的线上健康班级日报管理,层出不穷的线上抗疫美术展览活动,都是一种心理宣泄,这种宣泄类似的还有很多,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灾难面前所体现的不止这些,这里不在扯远了。
教育是个大命题,每个人息息相关,学校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关乎一个群体的事情,青年人和读书人历来思想最为柏拉图,于是在开学的问题上就出现教育部部署,其实基层各类学校遵循防疫原则,做好本职工作,这个群体也就安然,在线生活并没有让隔离群体隔断情感联系沟通的纽带,也就无非大惊小怪,当然我们也要不传谣不受煽动,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稳妥的,心理平静的,并非我们的心理辅导就能解决的,有组织有人管有领导有安排,也就不会乱拔毛乱弹琴,心理辅导的机制是要有,群众路线才是真!
三、在线生活与隔离群体感悟人性现实。
关禁闭历来是惩罚改造的好办法,宗教也有静坐辟谷等等的讲究,人独处的好处是有的,能够耐得住寂寞是独立完整人性成熟标志之一,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各种焦虑和诱惑冲击很大,难得和家人一起,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居家隔离中,好多关于人性现实的感悟都出来了。反思很重要,自我反省和人性与现实的感悟更能升华人生观,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许每个人得到的会更多。
规律生活就能安定人心,学校工作以师生教学为主,通过在线展开的教育活动,很大意义就是心理方面的,按部就班的上课做作业,也就没有了焦虑,没有了不安,吐槽下网络卡,作业多,讨论下耳麦回声大,流量费。但这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实现的良好契机,人的观念的问题解决了。信息技术与教学也就完美结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