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华商报记者来到位于陕北绥德城内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遗址,学校后来迁到新址,现称为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8月2日,华商报记者来到新址,采访了校史馆。
李子洲在学校成立了陕北第一个党组织
据讲解员介绍,上世纪20年代初,如何让家乡百姓开蒙启智,成为游学在外的众多陕北学子的一块心病。就在这时,在北大上学的李子洲、呼延震东和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的白超然(谢子长的入党介绍人)获得陕西当局拟建第四师范学校的消息,便立即联合陕北著名教育家杜斌丞等人四处奔走,于1923年5月最终将这所学校争取办到了绥德,校址在城内雕山书院。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四师”)1923年秋季开学,在陕北地区轰动一时。1924年夏,李子洲接任四师校长后,聘请了王懋廷、田伯荫、杨明轩、常汉三等进步教员到四师任教,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于同年11月在学校成立了陕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绥德(四师)党小组,直属中共北京区委领导。这是陕北第一个党的组织,陕北革命的火种从这里开始点燃。
关中、山西等地学生转来上学
向黄埔军校输送学生
李子洲不仅将共产主义思想带到了四师,还带来了当时国内优秀的师资力量。李子洲担任校长,吸引了关中、延安和山西等地学生纷纷转到四师来上学。四师先后向广州黄埔军校输送霍世杰、刘志丹、张肇勤、郝常有、柳长青、杨国栋等;向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输送乔国桢、李波涛、冯文江、霍世杰、刘善忠等。
四师在大革命时期成为陕北革命活动的中心地,也是陕北共产党的策源地,在当时被誉为“陕北的上海大学”“陕北革命的指挥中心”。大革命失败后,多次被国民党查封,但四师的革命活动从未中断。
从1943年开始,先后设置了地干班、青干班、女干班、无线电训练班、会计班以及后期的文艺班。这些班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开设,没有固定学制,哪里急需人才,便随时派遣。1946年6月,内战开始。9月绥师开学后,为顺应当时局势,转入了战时教育,在行进中办学。11月榆横战役打响后,地干班率先支前,有的直接参了军。1950年,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边区政府接办绥师后,学校逐渐转向以干部教育为主。
依据现实生活创作文艺作品
培养出《创业史》作者柳青
值得一提的是,从李子洲开始,绥师一直都有依据现实生活创作通俗易懂的文艺宣传作品的优良传统。上世纪30年代的学员中,出现了《创业史》的作者柳青这样的著名作家。而当时的绥师文艺班,更为新中国贡献出一批知名艺术家,比如《陕北牧歌》的导演刘斌、《北京的金山上》词作者马倬、民歌艺术家白秉权等等。
陕北的刘燕生、刘燕贞、刘燕平,都是绥师的学生,并且都是文艺骨干。1951年春天,刘燕平去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上的车厢里,刘燕平确定《兰花花》《信天游》为参演曲目。
在去北京3天的行程中,燕平和同行的同志们开动脑筋,在所掌握的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改编、创作了后来广为传唱的《兰花花》的八段词。
学校原校长宋永华说:“绥师培养了大批党政军高级人才、省部级干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继续培养各类师范生。”
1941年,学校更名为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2000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为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题词:革命英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