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公共课教研室

当前位置: 校区首页 > 机构设置 > 教务科 > 公共课教研室 > 正文

悟“奋斗”之魂,践青年担当

来源:闫继让    发布时间: 2022-02-27    点击量:

“奋斗”之魂,践青年担当

2021级学前本3 贾舒婷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回首峥嵘岁月,“奋斗”这一伟大精神一直激励我党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作为西北革命策源地的绥德师范校区同样秉持这一宝贵精神,在完成学校创建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曾在革命时期为我国

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点燃了陕北革命的星星之火。

绥德师范校区,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孕育革命的学校,在风雨沧桑中已走过近百年。尽管曾先后更名为陕西省立绥德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等,但革命先驱的光荣传统在这里一直发光发热。毛主席曾亲笔为我校题写“奋斗”二字,至今一直保留在我校校史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绥师人努力奋斗。

曾记否,1923年秋季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开学,但不久,学校因管理问题引起学生不满,要求撤换校长。1924年秋,在榆林中学任教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生、中共党员李子洲就任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二任校长。李子洲秉承了“不畏权势,不媚流俗,以学术和知识的本原为指向,不受任何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容纳异见,心怀谦逊,在知识海洋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精神,以无产阶级革命教育家的睿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创了师范学校教育的新局面。他还曾要求学生“求学勿忘革命,革命勿忘求学‘’,如“求学而忘革命非真求学,革命而忘求学非真革命”为宗旨,将马列主义列为重要教育内容。面对重重困难,李子洲带领我校校友以顽强拼搏,奋斗的可贵精神生动的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看今朝,绥师儿女从未让人失望。2017年7月26日无情的洪水如猛兽般一涌如入绥德县城,其中我校灾情尤为严重。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我校师生万众一心,不畏艰难险阻,积极投入我校救援工作。绥师人舍小家,为大家,每当身体疲惫,“奋斗之火”犹如一把火炬点燃绥师人心中的必胜的希望。其中我校年轻党员始终走在抗洪前列,引导广大师生,医疗工作者冲锋陷阵,从前期抢救工作到后期校区重建无时无刻不体现我们奋斗的宝贵精,唱响了绥师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英雄凯歌,铸就了永不屈服、永不言败的抗洪丰碑。若无这一伟大精神,何谈绥师?何谈抗洪救援工作?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身上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作为一名人名教师,我们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若无“奋斗”这一精神支柱,何谈使命?何谈重担?

“奋斗”之魂,践青年担当需我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坚定理想信念,并不懈为之努力奋斗。听,那早晨走廊里朗朗书声,看,天蒙蒙亮时一个个匆忙的背影......零下14度的早晨,你可能还钻在温暖的被窝,追梦人儿已经开始在后花园背单词奋战四六级。当你踏入九点钟的图书楼,一阵阵悦耳的琴声传入耳中,寻其声源,你来到琴房,一位少年打了一个哈欠,揉了揉眼睛,继续投入练习中去。绥师青年就应传承绥师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可贵精神并让它融入我们身体,永远成为我们身体一部分。前几日的元旦晚会再现绥师青年团结一致,坚持不懈的精神。精彩的元旦晚会不仅是对我校宣传部及其他部门的磨砺,更是对各部门之间团队合作能力的考验。每一位化妆师,造型师,演出者夜以继日的付出都在演出的那一天得到回报。每一位绥师青年都努力奋斗,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绥师“奋斗”精神。

“奋斗”之魂,践青年担当需我辈以己之梦助中国梦。青年一代,不应只谈个人梦想,更应该将个人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以小我,成大家,放飞青春梦想,担当名族复兴大任。作为一名准人名教师,我们肩负教书育人的职责。中国梦是你我之梦,更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只有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只有将“奋斗”的精神融入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我们才能真正融入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完成培养祖国未来的职责。绥师作为西北革命策源地其精神价值就在于激励一代又一代绥师人秉持可贵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为一名绥师青年我深感荣幸,我为我校光荣的校史感到自豪,更为成为赓续“奋斗”精神的一员深感荣幸。我绥师青年定不负时代所托,努力奋斗,为祖国振兴大业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