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绥师校区思政教研室述职报告
教研室主任冯彩虹
在校区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思政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性质以及校区关于思政课的要求,本教研室基本上完成了相关工作。现就2021一年思政教研室相关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思政教研室基本情况
思政教研室共10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1人(本人)。
二、思政教研室教师个人成就
1.科研项目
思政教研室2021年全体教师共发表文章14篇,其中高宏飞2篇,郭东敏3篇,王天强6篇,王红艳1篇,冯彩虹2篇;主持并参与项目共25项,其中包括省级、市科联、市科技局、校级教改项目以及校区项目;
2.获奖情况
思想教研室2021年全体教师共获奖6项,其中包括高宏飞省级二等奖、方小娟校区讲课比赛一等奖、王天强校区讲课比赛二等奖、模范教师、以及王红艳和冯彩虹校区讲课比赛优秀奖。
|
|
|
高宏飞 |
省级二等奖 |
|
方小娟 |
校区讲课比赛一等奖 |
|
王天强 |
校区讲课比赛二等奖 |
模范教师 |
黄凤凤 |
校区讲课比赛三等奖 |
|
王红艳 |
校区讲课比赛优秀奖 |
|
冯彩虹 |
校区讲课比赛优秀奖 |
|
三、思政教研室活动
第一,4—5月份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安排下,我校区思政教师积极组织全校区大学生与全国千万大学生同时在线观看教育部“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的同步直播。通过这一大思政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有了更为详实的了解,同时也深刻认识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6月份组织了“学习党史国史,牢记初心使命”为主题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60名学生代表赴绥德县革命纪念馆、郝家桥参观学习。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让同学们更加铭记和感恩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先烈们!
第三,7月份全体思政教师参加了暑期研修活动,开学第二周就此次学习互相做了交流发言。
第四,9月份教研室按照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展示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积极响应进行了思政教师全员参与的“思政大练兵”,并推荐冯彩虹参加了陕西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团队赛。
第五,11月份教研室组织了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信仰之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此次比赛宗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提出的:“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弘扬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增砖添瓦的崇高理想信念。特别是作为绥师学子更应该将李子洲老校长的“播火者”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将我们的“奋斗”精神发扬下去。将我们的校史精神深深的融入进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将来工作当中。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年以来,虽然教研室能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党史、国史、校史与思政课程密切结合,真正的达到以史育人,做到立德树人;全体思政教师也能够做到集体备课的同时个人也能做到课前认真备课、上课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课后也能认真反思,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但是在工作当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
第一,科研意识不强,不能做到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与教学两张皮;
第二,学习意识不强,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不能够及时学习解读,特别是对原始文件的学习不到位;
第三,思政课上课方式比较僵化,未能将校史有机融合于课堂之中;同时组织学生活动方式相对比较老套,欠缺创新意识。
五、明年工作计划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有总结才会有反思,有反思才会有进步。基于本年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明年的工作计划,以弥补现存在的不足,让思政教研室成为一个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团队。
第一、抓常规,促实效。定期组织全员集体备课,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促进各门课程有效衔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搭平台,促发展。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加强对其他教师的引领带动;组织教师互相听课,促进思政教师之间互学互鉴;
第三、以科研促教学。督促本教研室教师将本学期学术活动月的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申报省级和校级相关课题,以进一步提高科研意识,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相结合;
第四、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内实践教学,一次校外实践教学。将学生课堂上的所学所悟转换为实际行动。提高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去年工作当中出现的情况以及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我已经总结完毕。新的征程即将开启,我们将满怀信心,坚定信念按照计划完成下一学期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