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我校第五届师范生微课制作大赛的通知
当今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进一步推进新媒体、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校筹办第五届师范生微课制作大赛,欢迎师范类专业学生参赛。大赛旨在激发师范生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将参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程序和时间
我校第五届师范生微课大赛采取各涉师范专业二级学院组织初选推荐与学校比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师范专业每个专业至少推荐1项(不超过5项)作品参与学校比赛。学校将邀请相关专家组织对各二级学院推荐的参赛作品进行评选。具体安排如下:
(一)各二级学院初选:2023年12月20日---2024年2月29日
(二)初选推荐:2024年3月1日
1.各师范专业以院系为单位将参赛作品汇总表纸质版一份与优盘一起报送至二号教学楼2202办公室,余亮梅老师(15091314950)。
2.报送截止3月1日下午五点半。
(三)校级比赛:2024年3月2日---2024年3月4日
二、参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时间长度一般不超过10分钟。除了视频,微课还包括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微课短小精悍、生动灵活,不能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或剪辑课堂实录的方式制作。
制作要求如下:
参赛学生应以教育部印发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依据,参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要求,制作与主要教材版本配套的学科知识微课,可体现重难点、易错点。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微视频,并配套提供辅助材料。
2.参赛学生分学科和学段自选内容,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精心设计课程,录制微视频。作品非小组合作项目,须由个人完成,有且只能有一位指导老师。
3.所有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原创,不得抄袭或侵害他人版权,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4.微课视频制作要符合教学实际需求,可通过拍摄、录屏动画或三者结合的方式灵活制作。要求图像清晰、声音清楚、制作精良,能全面反映教学情境,充分展示教学过程。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内容有字幕提示。视频必须采用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720P,视频长宽比为16:9,单个视频不得超过100MB。不得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或剪辑课堂实录的方式制作。
三、评奖标准及方式
评委小组评出得分前20项作品。该20项作品设立一二三等奖若干,设单项奖(最佳普通话、最佳教学设计、最佳技术制作、最佳创意、最佳指导老师)若干。
微课评审标准见下表。
附件1
微课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说明 |
创意创新 20分 |
凸显创意 (10分) |
在微课设计和构思方面具有巧思妙想,充分体现教师创意,引人入胜。 |
设计有趣 (10分) |
微课作品具有趣味性,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
选题价值 10分 |
选题简明 (5分) |
针对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
重点突出 (5分) |
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选题大小合适,宜于用微课呈现。 |
作品规范 20分 |
结构完整 (5分) |
微课视频结构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有片头和片尾,教学环节完整,体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
教师风采 (5分) |
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如教师出镜,则需仪表得当,教态自然,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 |
技术要求 (10分) |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8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满足在大范围推广交流的要求,有利于分享优秀教师教学经验;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单位;鼓励简明易懂的微课作品。 |
教学内容 20分 |
内容科学 (10分) |
内容严谨充实,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反映社会发展和学科特点。 |
逻辑清晰 (10分) |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
教学效果 30分 |
目标达成 (10分) |
微课必须服务教学,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
教学特色 (10分) |
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启发性强,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
形式新颖 (10分) |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