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文
王 文(1911~1943),原名王学善,化名老井、罗文。绥德县耿家山村人。父亲王福荣,靠揽工所得养活着“五男二女”这样的大家庭。后在朋友耿如财的帮助下,一起干起驮盐贩炭的赶脚生意,仍难解饥寒之危。王文稍长几岁,就跟着家人上山挖野菜、拾柴火、点籽种。耿如财见了,就说:“寒门出贵子,这娃娃将来有出息。”情愿出资供王文上学。在父辈的支持下,王文和李景林、李合邦等人,跟随耿光星(耿如财的长子)先生,先后到薛家山、定仙墕、刘家山等村读初小,后转入绥德县城文庙高小。
1927年春,王文和耿红(耿如财次子)一起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编入第八班。大革命时期,绥德四师是陕北革命活动的中心,大批共产党人是从这里接受马列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王文一进校,就被浓厚的革命气氛所吸引,开始学习马列主义,听取革命宣传,参加了学校党组织领导的各种革命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8月4日,驻守绥德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包围、清查并封闭了四师,拘留了蔡楠轩、关中哲等五位教师,撤销了常汉三(共产党员)的校长职务,使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受学校党组织派遣正在镇川堡、绥西一带宣传组织农民协会的王文,听到这一消息后,当即与同志们商量对策,决定在回不了学校、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暂回家乡宣传革命。
王文回乡后,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宣传革命道理。在他的宣传影响下,周围村庄不少群众后来参加了共产党和红军武装。他的舅舅、哥哥、妹妹、弟弟,都先后参加了革命。
不久,王文接到校方通知,要他回校继续学习。他与同学耿红商量后,认为学校已换成反动校长,决定不再回校。这以后,王文离开家乡,到枣林坪集镇上当了个店员,秘密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开展革命活动。
1930年初,王文在共产党员李景林介绍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了便于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组建党团组织,他与李景林辞退了店员工作,到界首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李景林担任学校的校长,王文当教师,以此为掩护,秘密宣传革命理论,大力开展党的活动。很快就建立起党的特别支部,李景林任支书,王文任支委。以后与铁茄坪党支部、王家沟党支部、清涧党组织互相联系,扩大了活动范围,在黄河沿岸村庄发展起一批党、团骨干力量。
1933年7月以后,王文担任了黄河沿岸特区(后改为绥德县一区)书记(区委书记),他同全区党员一起,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开辟了枣林坪以南,定仙墕以东,解家沟以北,黄河以西60多个村庄的红色区域。1935年4月1日,在王家山村召开了全县工农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了苏维埃县政府。当时提倡工农掌权,因此李万春(化名罗武)当选为主席,王文当选为副主席。
这年冬,王文担任了中共绥德县委书记,李万春仍任政府主席。当时,党内掀起一股抓AB团歪风。有一天,上级来人把团县委的一个青年干事吊起来,当AB团分子拷打。王文知道后,就和万春一起去救这个小青年。他亲自放下这个小同志,给他松了绑,然后与上级来人争辩起来,并以生命作保,说这个小同志不是AB团分子,后来的事实证明,党内根本就不存在AB团。
1936年5月,汤恩伯的国民党十三军从山西西渡黄河,满山遍野地包剿过来,妄图扼杀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了粉碎敌军围剿,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党政机关人员和红军武装有计划地后撤,同时成立了陕北省东地区党委和政府、绥德中心县委等机构,负责领导转入地下活动的党组织和革命群众进行反“围剿”斗争。王文这时担任了东地区工委书记兼吴堡县委书记,受命前往黄河岸边的吴堡县把我红军武装拉出来。吴堡红军领导成员受“左”倾思想影响,提出硬拼蛮干的口号,说什么“保卫家乡”、“人在吴堡在”,使党的组织和武装遭到严重损失。他到任后立即召开紧急动员会,指明蛮干硬拼的危害,陈述暂时退让、保存实力是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关键,就这样整整熬了三天三夜,才算把这部分人的工作做通,顺利撤出了敌军包围圈,保住了反“围剿”的骨干力量。
1937年,王文以抗敌后援代表身份来到米脂县,担任了中共米脂县委书记。他在这里除动员全县群众投入抗日工作外,还积极投身于党的统战工作,使好多开明绅士、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走上了解救民族危难,同我党精诚团结、共同抗日的道路。
这年8月,党中央从各地抽调政治可靠、有能力的领导干部回延安,住中央党校学习一段后,准备派往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王文是派往山东党校学习的。
1938年1月,王文、王子文、霍土廉、苏杰、白炎波等50多人携带电台两部整装待发。行前,毛主席亲自接见并讲了话。他强调:要广泛地发动群众,大量地组织武装,在各县各区普遍成立游击队,以发展分散的游击战争,并选择较好的游击队逐渐培养成为主力。要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山东根据地,使山东成为八路军的一个战略据点。毛主席的指示使每一个到敌后工作的同志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批人员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换上了国民党服装,以八路军政训处工作人员的身份,坐火车、汽车来山东。王文于这年5月到达胶东,担任了胶东特委书记。
胶东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党的领导下,于1933年成立了胶东特委,1935年发动了“一一·四”暴动。1937年底举行了天福山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王文到职时,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如火如条,方兴未艾,使他备受鼓舞,立即投入了新的战斗。
根据抗战形势的迫切要求,王文首先抓了军队建设,于1938年9月18日,在掖县沙河镇隆重举行会议,宣布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与此同时,他还狠抓了地方民兵、游击队的组建,发展地方武装力量,开辟抗日根据地。这年12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央山东分局,分局决定将原胶东特委改为中共胶东区党委,王文被任命为区党委书记、军政委员会主席,统一领导胶东军民的抗日斗争。
1939年4月,王文主持召开了胶东党的工作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肃清了王明路线在胶东的余毒,统一了党内思想认识,加强了党对抗战工作的领导,使胶东区的抗日斗争进人一个新阶段。9月胶东军区成立,王文兼任政治委员,王彬任司令员,仲曦东任政治部主任。
1939年夏到1941年春,胶东军民在王文的领导下,经过仰望顶、灵山、上市、良蒙山、葛门口等战斗,粉碎了日军三次千人以上的“扫荡”,打垮了顽军赵逆,使王文亲自开辟的平(度)、招(远)、莱(阳)、掖(县)根据地日益发展和巩固。
1940年底,八路军山东纵队对所属各部队进行了整编,将胶东五支队改编为山东纵队所属第五旅,将胶东军区所属的三个基干团和东海、北海两个指挥部改编为新的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王文任政委,司令员王彬,副司令员高嵩,政治部主任仲曦东,参谋处长胡铁生。从此,王文专职领导军队政治工作。
1941年3月15日,山东纵队驻胶东的五旅、三旅独立团和五支队分东、西两个战场,发起了强大的反击“反八联军”战役。五支队在东海区战场歼灭了陈显、苗占奎等部千余人;五旅及三旅独立团在西线的栖霞东部之桃村歼灭蔡晋康部千余人。我东、西两路部队会师桃村,当即南下海莱,将南窜之赵保原部3000余人之一部包围在吉格庄,彻底摧垮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组成的所谓“反八联军”。这是王文担任五支队政委后的第一个漂亮仗。
1942年9月,面对日寇更加疯狂扩大侵略战争的新形势,根据上级党委指示,成立了胶东区主任公署,王文任主任。同时成立了统管五旅、五支队和各地方武装的胶东军区,区党委书记林浩兼政委,王文兼副政委,许世友任司令员。10月,日寇调集2万余兵力,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王文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工作,与其他主要负责人一起,深人发动全区军民开展反“扫荡”,取得歼敌叨见余人的重大胜利。
残酷的战争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无可推卸的革命重担,使王文来山东时健壮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来。1943年春节刚过,王文突然大量吐血而昏晕过去。医生检查后,要他卧床休息。区党委负责同志十分关心王文的病情,派了一个警卫班和一个炊事员,负责王文的安全和生活。王文昏迷了两天,刚一清醒就躺不住了,他念念不忘的是党的工作,见没人找上门,就写条子要警卫员找来干部谈工作。
一天,领导决定将王文搬到村(当时机关驻地的海阳湖西村)头的一所空房子里。王文见众人忙于搬东西,瞅空“溜”出驻地,去军区参加会议了。
一天晚上,军区搞文艺晚会,正在发高烧的王文把警卫班长叫来说:“这晚没什么事,我想安静休息一下,你们都看戏去。”警卫班长信以为真,看戏去了。这时五旅旅长吴克华前来看望,正遇王文发高烧40度以上,马上找来医生急救。事后,把王文爱人王伦以调回来,专门照顾他。王伦以责怪丈夫道:“自己发高烧,不留个同志照顾?”王文笑着回答:“我这个病是经常的,没什么了不起的。”
为了使他早日恢复健康,行署机关干部凑了59元钱,开始王文坚决不收,后来考虑到同志们的真挚感情,就勉强收下来,交行署行政科,送给泰山灾区难民。王文仍与警卫班和炊事员一起生活。反复强调不经他批准,不准超过伙食标准,并要建立流水账,随时准备送他审阅。人们都知道他的病是操劳过度、饮食粗劣引起的。炊事员偷偷买来鸡,煮鸡汤给他喝,他马上追问这是从哪搞来的?同志们逼得没法,只好撒谎瞒哄他。
王文的病稍有好转,就又投身到党的工作中去。这时,林浩同志已调回山东分局学习,胶东党政军工作的重担全落在王文肩上。他马上住进军区机关,仍像一个健康人一样,不分昼夜召开会议,了解情况,布置工作任务。时间一久,他就渐渐支持不下来了,高烧一直不退,还咬着牙坚持工作。
这一情况被山东分局领导同志知道后,分局书记兼山东纵队政委朱瑞马上给王文打电报说:“我郑重地告诉你,你现在的任务就是休息。”并于这年9月派林浩回胶东,让王文离职休息。
1943年10月,王文由一个便衣警卫班护送,随同一个军医、一个炊事员,乔装打扮隐姓埋名,离开湖西村,前往条件比较好的东海地区文登县蔡院村休养,由于王文已经体力不支,病入膏肓,不时昏迷过去,100多华里的路程,就走了半个多月,每走一程,就得住下来休息两三天。
1943年11月16日,胶东军民尊敬爱戴的王文同志得肠穿孔逝世,年仅32岁。
王文病逝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44年5月16日下午,胶东区党政军民代表千余人,隆重举行了王文同志追悼会,许世友、吴克华等领导同志发表了悼念文章。悼念文章里说:“王文同志是胶东抗战军民的领导者,是党的优秀干部,是我们最敬爱的战友……六年来,使我胶东工作获得了不少的、光荣的、伟大的成绩。的确是胶东800万群众所敬仰爱戴的英明领导者……他有着坚强的政治责任心,高度的原则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工作一向是艰苦积极埋头苦干的,一直到卧病不起时,仍然关心着工作……他在革命工作中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但他从来没有夸耀过自己,他把一切都归功于党……他生平的这种优良作风与精神,在每一个熟悉他的人脑子里,都会有着一个深刻的烙印,而且将永远不会忘掉!……”
胶东《大众日报》报道了追悼会情况。
1945年10月10日,王文烈士的灵枢由乳山县移往胶东抗日烈士陵园(现英灵山陵园)安葬,沿途干部群众纷纷扶灵哀送。